禅语修心经典语录
修心养性,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悟禅明理,得人生真谛。
禅语入心,修行在行。修身养性,沉淀心灵,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修心养性,静心入禅,感悟人生,心无挂碍。
修禅悟道妙语:平常心是道,淡泊自然。世事纷扰,唯心不乱。修行路漫,恒无止境。心外无法,万象如春。
人生如一场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正如禅语所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修行如初,则成佛有余。若能长持佛心,恒修佛行,日新又新,德业与岁时俱增,则修行功德圆满。
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
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情境,不着不然,便是无上菩提大道。
道不假修,但莫污染;禅不假学,贵在息心。心息故心心无虑,不修故步步道场。无虑则无三界可出,不修则无菩提可求。
其实,修行最重在于心。虽然自古修行讲究简朴,讲究放下,却并不意味着远离了尘世间的种种物质,便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参禅礼佛。
境随心灭,心随境无。两处不生,寂静虚明。——圣严法师《禅无所求》
真正的修行,未必得在深山古刹,抑或深木禅房,避开车水马龙,喧哗纷扰。越是找常处越能体现修行的深度,越是小小处越能窥见境界的高度。
禅非语文可阐扬,祛除妄心能品尝,人人心中皆有禅,心外觅禅空自忙。念佛人心要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找;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
习禅者,要在念起之细微处用功,深知起心动念皆是业因。大风起于青 萍之末,欲不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之八风所转,且时时 觉照、念念明了。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慈庵守净
修道者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凡事耐烦,才是学者应修的第一课。修禅是修心。禅静非人静,重气静、神静、心静。气静人则平,神静人自清,心静人得悟,清静之处定有悟彻,悟彻将有所为。
只要学会喜禅,悟禅,便可邀明月入窗,于心底修篱种菊,栽花弄草,于烟火人间,不悲不喜,顺随物变。学会一蓑一笠,自得其乐,懂得随遇而安,自是从容。闲来参禅悟道,便可明心见性,独自逍遥山水间。
参禅何须山和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禅非意想,以意想参禅,则乖;道绝功勋,以功勋学道,则失。
春雨与春云,资生万物新。青苍山点点,碧绿草匀匀。雨霁长空静,云收一色真。报言修道者,何物更堪陈。
汾阳禅师
修禅亦修心,一念之间,万物皆空,唯有心灵之旅,静谧而安详。
修行首先要战胜自己心胸狭窄的关卡、畏首畏尾的关卡。战胜自我,把自我的下劣心、分别心、贪图安逸享受的心能够战胜得了,修行就一定会一往直前。
道理悟了,悟与修行的次第都不存在,只有一个真实无为法,用不着修因求果。一耕云先生
一经在手,心开悟解;一门深入,心神自定。参禅不如行禅,坐禅不如悟禅。话多伤气,念多伤神。志向高大的人,须向低处求道。万物须冬藏,能人要潜藏。心想天地,不如无心一事。
休嫌家舍简与陋,天涯无处似家园。修身不为名传世,做事唯思利及人。须知叶落根未死,待看春来芽又生。虚己则附之者众,倨傲则去之者多。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
若明白了如来大意,则只要保养,随时随处,无不是道。若不明白如来大意,则是懵懵修行,随时随处皆有堕坑落堑之虞。修行必须无我,以此身心奉尘刹。
讲经就是修慧,打坐就是修定,不乱讲话就是修戒。
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修心,修养一颗平常心。当你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时,就不会去较真,不会有不满,就如慧海禅师所说,吃饭时不百般索取,睡觉时也不千般计较,就能活得安心,活得快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心静如水淡泊明志情。禅意深深修心性,笑看风云任我行。
禅,就在自己与万法应对之处,不能当下坦荡,就会分别妄想、烦恼千差。 妄想起时,切莫用佛性对治,不执妄、不执佛,佛妄宛然,却不碍我当 下之坦荡,到此地步,即可与祖师同心。
修行要回光返照,问你自己有没有贪心?有,就没有修行;没有就有修行。
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动若不休,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不变随缘,真如当体成生灭;随缘不变,生灭当体即真如。一迷则梦想颠倒,触处障碍;一悟则究竟涅槃,当下清凉。
纷扰炼心,静时养心,坐时守心,行时验心。
戒、定、慧三学,持戒是根本、是保证,修定是基础,证慧是究竟。
心若无尘,处处菩提,光照大千世界。
古往今来,凡圣人贤哲,立德立业者无不以静为修,从静入手。若不能静,便难成大器。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了就聪慧清醒。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
只需拈花一笑,万千心事尽在其中。往事的脚步轻了,悄悄地走过岁月。一笑于休闲处,坐看时光着地成灰。生活仍是一片宁静。禅在心中,悟自心生。
世间万象皆是禅,悟透一念间,便能抵达内心的清净。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学佛就是在学做人做事。佛家妙语,精诚之言,会给我们带来诸多可贵的人生启示。
人心本清静,只因世间繁华而扰乱。修行悟道,求得内心的宁静。
若以意想参禅,如钻冰求火,掘地觅天,只益劳神。若以功勋学道,如土上加泥,眼里撒沙,转见困顿。偿歇却意识,息动妄想,则禅河浪止,定水波澄。——《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一修人我不计较。二修彼此不比较。三修处事有礼貌。四修见人要微笑。五修吃亏不要紧。六修待人要厚道。七修内心无烦恼。八修口中多说好。九修所交皆君子。十修大家成佛道。
星云大师
生活越简单越健康,要做到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淡泊名利,养清净 心。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保持心地清净、平等,这是真正的净 土。这是一个真正修行人功夫所在之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学 习的。
莫让浮云遮望眼,一颗明珠挂青天。心中有明月,浮云遮不住,烦恼皆因看不穿,困惑都是看不透,烦闷是心里的障碍,不要怨天尤人,要学会内观。
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石一乾坤,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
禅悟人生,修身养性,静心修行,秉持宁静致远的心态,享受人生的美好。
内不随念转,念起即觉觉即智;外不随境迁,境显即幻幻即空。空双运,是真正的佛教禅定。
人生如行云流水,持一颗宁静,质朴无瑕的心,身在喧嚣,走在红尘深处,顺应自然、顺应社会,明了禅意,方能修得禅心。
常读禅语,常怀禅思,常用禅心,便常有禅悟。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渐修就要 不停地断除各种杂念妄想,以对境心不起。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 得作净想,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 念心。
万事无如退步休,本来无证亦无修;明窗高挂菩提月,净莲深栽浊世中。
慈受怀深
平静来自内心,勿向外求。花开有声,风过无痕。坐亦禅,行亦禅,缘起即灭,缘生已空。不要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遵循自然的规律,开心轻松,过好一生。
禅意人生,需以平常心待之,若有所悟,便能通达无碍。
平常心禅语,修行在路上。世界喧嚣,人心浮躁。把握住平常心,就是找到了修行的真谛。无欲则刚,用平常心去看待生活中的得失,用禅心去面对世间的沉浮。
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 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禅是一种心的平坦,心的空闲,心的恬淡,心的宽阔,心的淡然,心的更新。也许什么也不是,只是心地的干净与自然。也就是他,给了我们无上智慧的万丈光芒,照亮了欲望与贪婪的灰暗,消融着人世间的愁苦。
禅心如水,平静而专注,不问世事,心无杂念。
真理即悟而顿圆,妄情息之而渐尽。顿圆如初生孩子,一日而肢体已全。渐修如长养成人,多年志气方立。此示顿悟初心之后,犹有旷劫习气未除,仍宜依悟而修,净除余习。——《禅宗大纲》
若是分晓汉,不从佛,不从祖,学禅学道,学佛学法,唯是自己。
修行其实并不遥远,它就在你的周围,就在你的内心,就在你的言谈举止、行住坐卧当中。修行也并不难,难的是时时处处都能遵守戒律、法规,修正你的偏执偏见,毕竟风起于青萍之末,堤之决始于蚁穴。
佛陀宣演的八万四千法门,正是相应不同根机而传讲的实修之道。闻思修当中,修行最为关键。闻思是为实修做准备的,只有实际去修才能真正解脱烦恼。
禅观行道,不着空有,是为修行的密行。
有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心若有禅,处处皆禅,心若有佛,时时见佛。禅由心生,佛在心中。坐亦禅,行亦禅,禅意人生,般若自在。
禅语心境,修身养性,沉淀心灵,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宁静,领悟生命的美好。
将心安住于当下的身心状态,这就是正念正知。这就是修行。
若有为求无上菩提,于一事中专心修习,无不成办。
禅悟人生,淡看繁华,修行内心,自在如风。
禅悟人生:禅诗:林麓结茅屋,澹然称所居。松风惊破梦,涧水静涵虚。春老花犹媚,秋残叶未疏。良宵无限意,东岭月初生。
百千哑羊僧,无慧修静虑,设经百千劫,无一得涅槃。聪敏智慧人,能听法说法,敛念须臾顷,必速至涅槃。
若岁月静好,那就颐养身心;若时光阴暗,那就多些历练。生命中最困惑的,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没有放弃,怎能拥有;不守寂寞,岂见繁华。曾经再美,不过一纸空谈;脚下艰难,却是直指明天。
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槃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把握自己,常怀律己之心,才能平静心波,心中自得其乐。
宁静中方能悟出远大志向,淡泊中方能体味出人生之本。天地之玄机,皆在一个悟字;人生之玄机,皆在一个静字。心如明镜方能体味出心性。
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须生烦恼出,悟得即菩提。
以禅的心性存于世间,以莲的品格约束自我,以花的姿态笑看人间。入得了红尘,出得了红尘。
佛在心中莫外求,禅语浅显自然游。
每日一禅:修行从心开始心如明镜,映照世间万象。每日一禅,修行从心开始。在喧嚣的世界中,让我们的内心回归平静,以包容万物的胸怀去面对生活的挑战。行止禅,无所不在,于心念念之中。
善知识,我(六祖慧能)于忍和尚(弘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开悟,顿见真如本性。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
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要知众生本妙明心,原与诸佛无异,只因无始以来为妄想尘劳百般缠绕,不能显现,所以沉沦苦海,流浪生死,不能出离。
静心唯有心放平,烦忧何苦怨芭蕉,心地的平淡和旷达才是心地的真正救赎,端正一份自然和平和,才是对人生的一种真正尊重。相逢莫问谁是客,别离还需早忘年。心不落俗套,即是生命的茅塞顿开。延参法师开示
修禅悟道妙语:空山鸟语,禅意无穷。镜中自我,自在成佛。心随境转,意逐云飘。无我境界,静心觉了。
修心养性,清净自在,远离烦恼。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有时,参禅,只在一瞬间,一杯茶,一叶草,一尾鱼,一粒沙,一株桃花,看一个繁杂的世界。世有千态,心有万言,便可从中拾得一颗澄明无物的禅心。
君子之道,静以修身,俭以养生。静即下不扰,下不扰即民不怨;下扰即政乱,民怨即德薄。
修持一颗淡定之心,做到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风云。
生活就是一种修炼。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小马过河,深浅自明。
不悲不喜,不忧不惧,淡然,从容,任世事如流,内心安之若素,或许,只有山川草木才有如此的通透与禅悟。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人心随境而动、而静、而生灭。静下来时,心思清澄,动静分明。清晨时,庭前虫鸣、鸟叫或雨露水滴,声音虽微,无不清晰分明;动时则心随境转,人我是非纷扰不已。
修禅悟道妙语:万法皆空,因果不虚。心念转变,境界自殊。慈悲喜舍,道德千秋。无量福田,心定自得。
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
人生顺境时,切记收敛;人生得意时,切记看谈;人生逆境时,切记忍耐;人生失意时,切记随缘;心情不好时,当需涵养;心情愉悦时,当需沉潜;静,是一种休息,更是一种修行。
生活的禅法,需要守住恬静的心地,用直面当下的勇气,认清烦恼的虚幻不实,来也不拒,去也不留,去享受这夏日里的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恒愚法师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地春。水往低处流,云往天上飘,一切都自然与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便是禅悟的心得。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人生犹如一场戏,种种的人事烦恼不要执著于心,要随幕启幕落而消逝。若能时时清除内心的烦恼,将其化为一片清凉的悲心,此即菩萨的智慧。
-
每日禅语:善缘
人和人本是一种缘。疼爱你的人,你的冷暖他样样皆知;牵挂你的人,你的苦乐他感同身受;懂得你的人,你的举手投足他深深领会。有缘的人,纵使天涯也如咫尺;无缘的人,近在咫尺遥如天涯。今生相遇相知的缘份,不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