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信仰中国化的启示
文殊信仰中国化的启示
◎ 学 诚
文殊菩萨的形象和智慧,自东汉以来传人中国,通过大乘经典传译、文殊道场兴建、本土宗派融会,以及上达帝王下摄平民的普化传播,最终形成了圆融无碍、平等不二、悲智双运的中国化文殊信仰。其一千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不仅昭示了文殊菩萨的般若心法、大乘精神,而且对当代中国佛教的继承、创新、发展与传播,具有非常珍贵的经验借鉴。同时,在东西方文化大交融的全球化时代,文殊信仰所代表的东方智慧、佛教心文化,对西方文化可提供重要的价值反思,对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现代文明模式,尤其能发挥智慧导向的作用。
(一)对中国佛教社会化的借鉴
中国佛教发展至清中叶以后,随着国运式微而日益衰落。近代以来的佛教,高逸者成为一心清修的山林佛教,低俗者沦为祈福度亡的经忏佛教,如唐代宗派繁盛、义学发达、上下普信、海外景从的盛况早不复见。于是现代人意识中的佛教,要么消极、枯寂,要么迷信、落后,总之与现实人生打作两截,成为于人生、社会无益的历史遗留。试观文殊信仰在中华流传的历程,会发现佛教之中有超越时空的大智慧,从印度到中国,从中国到亚洲,文殊智慧的普化圆融,使其跨越国家、民族、语言、文化之沟壑,以极富创造性的精神适应了不同地域文化的语境,并生发出更新鲜、丰富的表达方式。这种极大的圆融性、创造性、普适性,正是现代佛教重焕生机的妙要。
中国的文殊信仰从教义上直指第一义谛,同时以性、相、台、贤、禅、净、律、密不同宗派的角度加以诠释敷演,纯正而圆融。从弘化上则广设方便,为帝王说护国法,为僧人说修道法,为信众现种种神通,善巧而圆融。
今天的佛教需要重新融人并深入社会大众,再次焕发般若智慧的巨大能量,一方面要深入经藏,重兴义学,同时了解现代社会各种思潮,进行现代佛教思想理论建设;另一方面则要探索各种弘法利生的新方式,以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诠释、表达和传播佛法。也就是智慧和方便要相辅相成、一体运用,缺一不可。
(二)对中国佛教国际化的启示
文殊信仰中国化的历程也可成为中国佛教国际化的经验启示。
首先是佛教经典翻译、传播的重要性。文殊信仰最初传人中国,即是随着大乘般若经典的翻译、流通,这是佛教信仰得以在异域落地生根的文献及思想基础。经典教义是佛教信仰的根本依据,汉传大藏经的校勘、翻译、研究在这个国际化的时代尤显重要和迫切。
其次是海外道场的建立。如果没有实体道场为载体,经典的翻译研究可能仅仅是一种学术,只有建立佛教道场,令三宝具足,才能开展各种宗教活动。一方面道场的出家人可以学修弘法,另一方面西方社会能因此了解汉传佛教的完整形式,无论是体验、参学,还是参与佛教文化、慈善活动,都会促进中国佛教在西方的本土化、社会化。
再次,佛教思想理论的研究、创新至关重要。中国佛教能否与西方社会文化、宗教进行充分互动融合,是佛教能否真正实现海外本土化的关键。在唐代以前,虽然已经有对大乘经典和般若思想的翻译、研究、传播,但尚未形成本土化以后的思想成果。唐代宗派繁荣正是对印度佛教的创造性发展,标志着佛教真正的本土化、中国化。只有彻底本土化以后的佛教信仰,才能深入普遍地传播于广大社会,成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的,中国佛教要想真正立足西方,就必须从思想层面进行彻底的本土化。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长,但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有助于把握好国际弘法的正确方向。
另外,佛教的社会传播不可忽视。文殊信仰在中国能形成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圣地文化,并广及社会各个层面,其普门平等、善巧方便的传播方式值得学习。中国佛教在海外传播需要争取各个阶层、各种领域人士的支持,因此更有必要发挥无相的空性智慧,展现无我的平等慈悲,为不同人群开设相应的接引法门,无论是传统的参禅、念佛,还是现代的文化、慈善,都可成为传播佛法的途径。
摘自《法音》2017年第2期
更新于:2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