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智慧与临终关怀
◎ 郑晓江
佛教是一种了生死之学,释迦牟尼佛出家寻道便是为了解决生死大事。明憨山大师云:从上古人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为开示此事而已,非于生死之外别有佛法,非于佛法外别有生死。(《梦游集》)世俗之人在人生状态上可以有不同,所遭遇的人生事件可以不一样,唯一相同的是--都面临着生死之关,这给人生带来了最大的恐惧和最深重的痛苦。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一种特殊事业--临终关怀(HOSPICE,安宁照顾,善终服务)来予以解决,临终关怀当然需要众多的医疗设备及其他硬件设施,其精髓却在对临终者之灵与精神层面的关怀。对灵的关注也正是当代临终关怀与传统医学的重大区别所在,而正是在这一点上,佛教的生死智慧有了进入临终关怀事业的契机。
一
实际上,佛教在当前临终关怀的事业中已有广泛的应用,成为了现代佛教界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落实人间佛教理念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临终关怀的兴起、发展和性质入手,对佛教生死智慧的基本理念及操作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做初步的探讨。
几个世纪以来,医学科学的长足发展,曾经使人类陷入一种盲目乐观的氛围之中,有人甚至认为人类的一切疾病都可在医学的发展中得到治愈和克服。但是,有理性者在不断地大声疾呼,人是自然之子,必然服从一切生物所遵循的生老病死的规律,医生也不是上帝,他们不可能解决人类一切生老病死的问题。所以,人人必死,这仍然与人类诞生时期一样没有改变;人人都会患病,这也与人类的历史相始终。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人类的许多恶疾被医学科学不断地攻克,但新的恶疾又不断地产生出来,最新的一个典型例子是艾滋病在全世界的肆虐,而对癌症这个恶魔般的疾病医学也几乎是办法不多的。至于从2002年底至2003年上半年突然降临的非典型性肺炎,则让全世界众多国家和民众为之惊恐不已。可见,我们人要在自然面前保持谦卑,不要企图完全摆脱自身之生死疾病的自然规律。这一点对癌症末期及临终病人的照顾上,以及对衰老者的态度上尤为重要。
台湾成功大学的赵可式博士介绍说,约自20世纪60年代始,西方发达国家的医学界个别人开始意识到,对癌症末期病人进行积极的治疗不仅无益--无法延长其生命,而且会造成新的难以忍受的痛苦。当病人已经进入无法复元的生理机能的退化过程中,死亡已不可避免的时候,不要也不应该阻碍他们平安且有尊严地死去。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那些无法治愈的癌症末期患者有权要求平安尊严地死亡,而医护人员也应该帮助病人实现这一目标。于是,安宁疗护病房也就应运而生了。
当然,临终关怀的组织及硬件设施是非常重要的,但关键是它的观念、宗旨和理念。赵可式博士写道:安宁疗护的理念是:病人是具有身体、心理、社会、及灵性各层面的需要及反应的全人。因此如果疾病无法治愈,濒死无法挽回的情况下,给予病人全人照顾,以成全他各个层面的需要。最后,协助他平安尊严地死亡。同时,一人生病,他的家人必也经历一场风暴,家属也极需协助,因此,安宁疗护提供全家照顾,也包括家人咨询及协助,病人幼年子女的哀恸照顾,以及病人去世之后遗族的哀伤辅导。长期以来,医学的理念主要是治愈病人,让其恢复健康,医院的所有设施及服务全都围绕这一理念而安排的,这当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医学科技再发达,人也会由于衰老而死、由于绝症而亡,可目前的医疗体系并没有为此而做出必要的安排。临终关怀的理念就是充分地考虑到这样一种人类生存的实际,不以治愈疾病为目的,而以提升人之生死的品质为最终工作目标。所以,安宁照顾的医疗系统通常是由一组受过良好训练的专业人员,为临终病人提供全人、全家、全程的照顾。这队专业人员包括医师、护士、社会工作人员、宗教人士,以及物理治疗师、艺术治疗师、营养师、义务工作人员等等。安宁疗护借着适当的关怀与提供所需的照护,使病患与其家属存在于希望与信仰中,并借加强精神与灵性上的准备,获得宁静而安详的死亡。《安宁与缓和疗护学--概念与实务》。
可见,临终关怀是现代社会一种最具人性化、人道化的对病人的关怀方式,它实起源于现代人死亡品质低下的状况。当病理医学、技术医学把人分解成病理学上的病灶、解剖学上的机体、医学分类学上的部分时,临终关怀则把被分割成部分的病人还原成一个具有身、心、灵及社会各个层面的完整的人,这体现一种与技术医学完全不同的人文医学的精神。以往的医学只见病不见人,看不到生病的是整体之人,人是由身体、心理、社会、灵性等各个层面所组成的。只有把病还原为人之病,把人视为由各种复杂的层面所构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安宁照顾方式才能出现。因为对临终病人而言,重要的也许不是医学技术上的治疗(因为这些对其已不起作用了,医疗只是作疼痛控制),而是观念的、精神的、心理的辅导。而宗教(如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的生死智慧及对死和死后世界的看法,还有哲学上生死观念等等,都可以运用来对临终病人进行观念性辅导的宝贵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900万人患癌症,其中700万人死亡;中国大陆每年患癌症的约有150万,死亡120万;台湾每年患癌症者约有30万人,死亡25万人,高居台湾十大死因之首。如果以每位患者约10位的亲属和朋友计算,全世界每年就有9000万人、中国大陆有1500万人、台湾有30万人要遭遇到丧亲或丧友之痛,况且还有其他的如爱滋病一类的绝症患者。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需要宗教的精神加以心灵抚慰的人群啊!对一个从创建之初就始终有人间情怀的佛教而言,对一个有着如此丰富的有关生死之智慧的佛法而言,难道不应该尽其所能地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帮助吗?
二
从根本上而言,临终病人要获得死亡的高品质,第一必须是尊严死。这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尊严死指人们在死亡的过程中较少地受到生理性疼痛的折磨。现代社会,当死亡降临时,大多数的人由于患了某种严重的疾病,它将产生令人难以忍受的痛楚。如果人们是在钻心之痛的过程中死去,一定是非常的不安,丧失了一切人生的自尊与自信,那是谈不上有尊严的。其次,尊严之死指的是这样一种死法,人们能把所要交待的心事对有关的亲人和朋友倾述完,再安然瞑目,否则,带着悔恨、愧疚、满腹心事走向死亡,一定是很不安的。最后,尊严死还是一种个性化之死,也就是说,社会和有关人员能够尊重临终者的人格独立与自身的基本权力,让其能按自己的心愿、自我的意识去迎接死亡。临近弥留者往往处于一个最软弱的状态,常常丧失了或无法表达自我的主张与意识,这时外人最容易忽视乃至无视临终者的需要和愿望。如果完全违背临终者意愿采取某种引发极大痛苦的医疗措施时,临终者是不可能获得尊严之死的。第二必须是安详死。有关研究表明,临终者往往会出现一些负面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如否认、愤怒、矛盾、悲伤、孤独、失落、悔恨、恐惧、绝望等等,如何采取某些措施,让临终者在精神上心理上灵魂上无牵挂、无恐惧、无焦虑,这即是安详死。
当恶疾导致人们进入临终期,使人产生强烈的不安心理。在对自己生命期限的预期中,人们远没有意识到自己很快会告别人间,而现实的发展把自己推到了死亡的边缘。此时此刻,人们如何能安心甘心呢?否认、拒绝、愤怒、失望、自责及他责等心理表现当是情理中的事情。为此,临终关怀应该使临终者实现安详死,即人们在临终前不至于陷入孤独、忧郁、绝望、恐惧等负面的精神状态中。
从以上分析可知,实现尊严死,必须借助于高度发达的医疗科技;而实现安详死,则必须充分运用宗教及哲学的智慧。只有两者的完满结合,才能够使临终者达到生死两安的理想境地,因此使人类在生与死的方面能实现高品质。在这方面,佛教的生死智慧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及价值。
所以,临终关怀中宗教人士的参与,主要是对临终者之灵与精神层面进行细致的关怀,心理和灵性照顾在临终关怀的实践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对灵的关注也正是当代临终关怀与传统医学的重大区别之所在。正是在这一点上,佛教的生死智慧及生死操作有了进入临终关怀事业的契机。
从前人们认为,佛教是出世的宗教,孰不知佛法是以出世的因缘做入世的功德。佛教最核心的精神之一是的慈悲喜舍,其中即蕴含着强烈的人间性和社会性。慈悲实为菩萨精神,亦即自己能成佛却不成佛,发愿要在人间广度众生,以至于只要还有一人未成佛,自己就不西去极乐,这就叫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的菩萨行;喜舍则是贫穷者教以大施,病瘦者给予医疗,无护者为作护者,无所归者为受其归,无救者为作救者之舍身饲虎的佛陀精神,二者共同构建了佛教的人间情怀。所以,大乘佛法的精义不在要求人们自顾自地修习,自顾自地成佛,而在慈悲为怀,在关心天下苍生,在救度溺于生老病死之苦海中的芸芸众生,这可以说就是人间佛教的真精神所在。
在中国佛学史上,禅宗六祖惠能曾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说明佛法是世间人所学,也是觉世间之人的,若离开世间之人之事,又到何处去寻觅菩提呢?近代高僧太虚法师以人间佛教的精神开展了佛教革新的运动,他在《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一文里说: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者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强调佛教要服务社会,促使人类进步,突显了佛教的社会性。当代佛光山星云大师亦大力倡导人间佛教,他说:追本溯源,人间佛教就是佛陀之教,是佛陀专为人而说法的宗教,人间佛教重在对整个世间的教化。(《人间佛教的蓝图》,《普门学报》第5期)他又在《如何建设人间佛教》的演讲中,提出建设人间佛教的六点纲要:第一、建设生活乐趣的人间佛教;第二、建设财富丰足的人间佛教;第三、建设慈悲道德的人间佛教;第四、建设眷属和敬的人间佛教;第五、建设大乘普济的人间佛教;第六、建设佛国净土的人间佛教。这是把佛法的人间性真正落实在佛教的社会性、公益性、人类性上,而佛教在临终关怀中的运用恰恰是其人间性的最好体现途径与方式之一。
摘自《潮音论坛》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