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老僧定力够,几作驴儿被他骑
我们学佛的人,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记着,不能够丝毫错了因果,否则将来业报现前时,就会障碍你了生死,生死未了就要随业受报,偿还宿债了。所以出家人经常说: 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首偈子是千真万确的,且听我讲一个真实的典故道来。
在清朝时,常州有一位老修行,道心很好。有两母女发心护他的法,供养他的衣食住行,让他单独住在一个地方专心修行。
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他还没有悟道,深感惭愧,心想:施主这么发心,供养我十多年了, 而我尚未悟道,很惭愧啊!实在对不起她们。于是想离开那里到外面去参学,便向两母女辞行去。
初时,她们极力挽留他,请他不要走,继续住下来安心用功,但是后来见他去意已决,便无奈地说: 师父啊!你年纪已经这么大了,还要到外面去行脚参访,忍受那风餐露宿之苦,我们心中实感不安。唉!如今师父既然一定要离开,我们也不敢违背师意,请让我们替你准备行装吧!
于是母女俩便彻夜赶工,给老修行缝制了一件棉袄以作御寒之用。当他们缝制时,每缝一针都恭恭敬敬的念一声阿弥陀佛为师父祈福,为防他途中盘川用罄,又暗中把四个元宝缝在棉袄下摆的四个衣角里面。
翌日,她们将棉袄送给老修行时,他毫不在意地便收下来,并不知道棉袄内里藏有元宝。当晚他打坐的时候,在定中忽然见到一个莲花童子,手执清风幡,后面跟有随从吹奏乐器,还有数人抬着一座青色的大莲花来。童子说:你的修行很好,我特来请你上莲花,迎接你去极乐世界啊!这一来他就觉得不妥当了,他想:我是参禅求明心见性的,从没有动念要到极乐世界去,怎么你今天抬莲花来接引我呢?恐怕这个不是好境界,可能是魔来诱惑我啊!于是他就不作理会,但是那个童子还在那里不断的催促他,要请他赶快坐上莲花台,因为时间快到了。老修行见他这样缠绕不休也不是办法,就信手把桌上的一个引磬,放在莲花之上,那些人才将莲花抬走了,引磬亦不见了。
第二天早上发生了一件怪事,那施主家中畜养的一只驴子,随大便竟然排出了一个引磬来。家里的人便将此事通知母女二人,她们也感到奇怪, 就到驴房查看,认出那个引磬是属于老修行的,她们更加大惑不解了,立刻将引磬洗涤干净,跑去送还给老修行。
老修行知道那个失去的引磬竟然从驴的肚子里排出来,在查看那件棉袄的衣角原来缝藏了四个元宝,他就明白一切了。心想:真险了,昨夜我如果坐上大莲花被那些人接去了,今天我便入了驴胎变成她们家中的小驴子来还债了。他叹了一口气,随口就说出四句偈:一件衲衣一层皮,四个元宝四只蹄,若非老僧定力够,几作驴儿被他骑。所以说修行人,若不用功了道,便要偿还檀越的信施了。这位老修行的公案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所以我们学佛办道的人,对施主供养的东西,千万不要糟蹋。当受用施主供品时,要生惭愧心和为施主回向,这样才能减低我们的罪过。如果我们把常住的东西或钱财不如法的使用,那么果报可不得了,会招致三途恶报的,所以出家人若不了道是后果堪虑的。
那么我们现在的出家人啊!就是还未了道,都要清楚觉察自己是正在用功办道,还是正在做背道而驰的事呢,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虽然你现在还未了道,只要常怀惭愧心,生死心切的勇猛精进真参实究,终有一天你能了道的。若能如此真实的用功,施主的供养你便可以消受了。如果你一点羞耻惭愧心都没有,终日活在慌慌疑疑之中,那么就信施难消了,将来就要随业受报,偿还宿债,永嘉禅师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所以出家人对因果问题千万要注意,不能随便的。
更新于:27天前